必發7790全部平臺簡介
必發7790全部平臺是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的學院,已有45年的辦學歷史,現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設有7個系(金屬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能源工程系、微電子材料與工程系、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系、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系),1個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先進裝備與光電技術研究所)以及實驗中心、學院黨政辦公室。學院擁有一支精干的教學與研究隊伍,現有教職工173人,其中專任教師140人,教授34人,副教授50人;有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8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34人,占95.7%。有國家“杰青”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2人、國家高層次人才3人、廣東省“特支計劃”領軍人才1人、“珠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省“杰青”4人、青年珠江學者2人、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7人、南粵優秀教師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人才1人、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級創新團隊1個、省級材料制備與加工系列課程教學團隊1個。2015年以來,引進校級青年百人70名。學院4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占比為70%,其中65%的年輕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
學院擁有廣東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1個(熱能工程)。學院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教授評審權,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4個(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能源材料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工程碩士領域2個(材料工程、動力工程)。
學院現有本科專業6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精品課程,廣東省名牌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學院開設有“材料類創新班”“國家級卓越工程師班”和“3+1”校企聯合培養班。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77人,碩士研究生630人,本科生3000多人。
學院擁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資產約1.5億元,實驗室面積達13515平方米。建有廣東省功能軟凝聚態物質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發改委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工程實驗室、廣東省面向大灣區微控技術及應用國際合作基地、廣州市低維材料與儲能器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先進金屬材料及成形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分子綠色制造與功能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電化學儲能電池和太陽能轉換與儲存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15個專業實驗室。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帶掃描電子顯微鏡的高溫疲勞試驗機、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實驗線、顯微激光共焦拉曼光譜儀、電池性能與壽命測試平臺、高性能超級計算機集群、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測試系統、模塊化流變儀工作站、高真空有機/金屬鍍膜設備、原位分析型X射線衍射儀、激光共聚焦全內發射熒光顯微鏡、徽納器件綜合測試系統等數十臺高端儀器設備,實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
學院堅持“與廣東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經濟做貢獻”的辦學理念。堅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在低維材料物理與化學、能源材料器件與系統、功能高分子材料及應用、材料成型加工新技術等研究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研究特色。2015年以來,主持縱向項目350項,其中國家基金110項;主持橫向項目265項;到??偨涃M19775萬元。發表SCIⅡ區以上論文518篇;首次以第一單位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高端期刊發表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4篇。申請發明專利614件,授權238件,PCT專利11件。主持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廣東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學院與珠三角地區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科研成果被企業廣泛應用。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輸送高素質創新性復合型人才,重視本科生雙創能力及研究生科研素養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鼓勵學生投身科技創新活動。近年來,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先后榮獲省級以上表彰200余項。2018年榮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2019年榮獲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2020年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實現了我校在該項賽事上的新突破。2020年榮獲第十二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2021年,學院獲評廣東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集體典型經驗一等獎。
學院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多年來,先后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近年來,學院先后承辦了多場國際和全國性學術會議,承擔了國際合作項目十余項,派遣數十名教師出國(境)訪學。
院辦電話/傳真:020-39322570 郵箱:cnxy@gdut.edu.cn 粵ICP備05008833號
通訊地址:廣州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工學三號館 郵政編碼:510006
版權所有:必發7790全部平臺 - bifa必發唯一官網主頁 技術支持:西安博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建議在IE8以上瀏覽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下瀏覽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