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發7790全部平臺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明德礪行,材聚有成”
培養具有家國情懷、有國際視野、有堅實基礎、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創新性復合型人才
學風好、升學率30%+全校第一,就業率和薪酬位居全校前列
學院招生咨詢電話:020-39322577,39322578; 招生咨詢QQ群號340584864
一、學院本科專業:6個本科專業,2個特色班,本碩博培養體系
材料類創新班:培養拔尖研究型創新人才,升學率70%
含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金屬材料工程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名牌專業、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
校友會排名第9位、A級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20位、A級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師班:在校3年,1年企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校友會排名第21位、B++級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26位、B+級專業
金屬材料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
校友會排名第5位、A級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12位、B+級專業,
“金屬材料+人工智能”復合人才培養
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校友會排名第32位、B++級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42位、B+級專業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工科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21位、B級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工科專業,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28位、B級專業
二、培養條件
三、培養成效
四、專業簡介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名牌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
培養具備機械與材料加工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掌握金屬和塑料等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藝;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具有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產品設計、材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分析,運用數控加工和3D打印等先進制造技術,以及運用自動化技術進行成型裝備及工藝過程智能控制的能力;能從事產品研發、模具設計、實驗研究、生產管理、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可到汽車、機械、電器、船舶、電子信息裝備、家電、五金、日常用品及模具等各類制造行業從事新產品的開發,金屬、塑料等材料的成型工藝、模具設計與制造和數控加工等方面的工作;亦可在教學和科研機構從事新工藝及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或攻讀研究生;還可在生產企業、物資、經貿及行政部門從事質檢與管理營銷等工作。成績優異者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或者參與國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師班
采用三年在校學習,一年在企業實習的“3+1”校企聯合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技能強。
第二學期選拔國家卓越工程師班,第三學期進入學習。
3、材料類創新班 (培養拔尖研究型創新人才,升學率70%,含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高分子材料與與工程和金屬材料工程方向)
培養創新拔尖型人才為目標,本科畢業后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材料理論基礎與熟練實驗技能,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畢業后繼續深造。
開設創新班是我校依托優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整合優質資源以促進優秀學生出類拔萃的重大舉措。
創新班尊重個性,因材施教,以自主學習模式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特色,采用完整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小班研究型教學、項目驅動、能力導向的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技能,為繼續深造打下堅實基礎。
4、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培養高分子材料科學的通識人才,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與模具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從分子水平進行高分子材料設計、生產、制品制造的能力。在專業定位與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了重基礎、重實踐、寬專業的辦學原則,能夠培養出在新型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模具等整個高分子材料工業的各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產品研發、成型加工、模具設計、生產及經營等方面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進校后,可選拔進入材料類創新班,進行研究型人才培養。
本專業就業方向廣闊,畢業生不僅能在傳統石油、化工、新材料領域就業,而且在汽車、船舶、高鐵、地鐵、新能源等大量使用功能高分子及先進材料的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就業。
5、金屬材料工程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本專業面向廣東省的汽車、家電、五金、建材、電子信息和玩具等支柱制造業,培養具備材料科學基礎與金屬材料工程的知識,具有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能力,掌握金屬材料和零件及用品的設計、制備、3D增材制造、智能加工成型、模具與制品設計、表面處理、質量性能檢測、失效分析與銷售等技能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建有“人工智能”方向,開設《Python編程語言》、《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機器學習》、《材料計算與模擬技術》等課程,實現先進信息技術應用于金屬材料制備與加工工藝,以提升材料設計、制備和加工及性能分析的效率。進校后,可選拔進入材料類創新班進行拔尖研究型創新人才培養,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學院。
畢業生從事金屬材料制備與加工工作,主要還是在廣東省的新一代電子信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汽車、家電、五金、建材和玩具等支柱產業中從事材料和零件及用品采購、制備和加工成型工藝開發、產品與模具設計、生產管理、質量檢測與銷售、產品上市認證與管理和教學工作;可在海關和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機構從事商品檢驗與設備測試工作,成績優異者可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或者參與國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
6、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結合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產業升級的發展特點,本專業著重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與突出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能源與動力工程領域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體包括以機械功轉換為電能為主的熱能工程方向和以電能轉換為機械工為主的流體機械與制冷低溫工程方向。以滿足社會對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科研、設計、教學、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能源、環保、動力、電力、石油、化工、冶金、制冷與空調制造、冷凍冷藏、暖通空調、動力機械、鐵路和醫藥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從事能源轉換與利用相關的技術、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檢測、管理以及市場營銷工作。
7、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新工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合新能源產業需要,德智體美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備堅實的材料、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學科基礎,系統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設計與制造工藝、加工與改性、測試技術與質量評價、新能源系統與工程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進校后,可選拔進入材料類創新班,進行研究型人才培養。
本專業畢業生適宜在電池材料、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氫能、風力發電、電動汽車等領域的研究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器件設計及相關管理工作,還可繼續攻讀新能源材料及相關學科高層次專業學位。
8、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工科專業)
本專業立足于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趨勢、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廣東省新能源行業發展需求,致力于培養具備熱學、力學、電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和系統工程等寬厚理論基礎、掌握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材料開發以及新能源系統應用等專業知識,能在新能源領域從事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能源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立足于廣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在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氫能等新能源領域從事相關工程技術領域的開發研究、工程設計、優化運行及生產管理等工作。
院辦電話/傳真:020-39322570 郵箱:cnxy@gdut.edu.cn 粵ICP備05008833號
通訊地址:廣州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工學三號館 郵政編碼:510006
版權所有:必發7790全部平臺 - bifa必發唯一官網主頁 技術支持:西安博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建議在IE8以上瀏覽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下瀏覽本站